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节(1 / 2)

“你真是脑袋缺一灶火,人家躲瘟神都来不及,你还往他家贴!”

“行了行了,你先回家,我这就回来了。”

徐家栋转过身,换上一副笑脸,也换回一口普通话,

“二位警官,不好意思,我家里还有点事要处理,先走一步。”

他抬脚就迈出了门槛,紧接着,又扶着门框,回过头来。

“你们可以去村头找我,新盖的那间茅屋就是我家,等你们办完正事,咱一起喝顿酒,村里没啥好货,就是吃个新鲜。”

徐家栋走了,他带来的鲜活热闹,随着他媳妇的怒骂声,一起渐渐远去。

老屋重新荒凉起来。

窗外天色渐晚,阴晦的房间里,只剩下老人呼哧呼哧的喘息。

这个窘迫的主人失去了外援,站起身来,在贫穷的茅屋里转了一圈又一圈,却找不到任何能够招待来客的东西。

最终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团纸,献宝一般捧到二人面前,小心翼翼地展开。

那是一张旧照片,皱巴巴的,左下角印着烫金的字:

生日留念,一九九八,万年青照相馆

这是他与儿子的合影,也是他从包家的暴行中,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。

上面定格着年轻时的徐财增,黑黄瘦削,可那时他的腰板还是挺直的,眼睛也还是乌漆的。

整个人僵硬地坐在照相馆的椅子上,岔开两腿,脸上的表情不自然地绷着,像是在跟谁赌气一般。

旁边站着他的儿子,那个死于烈焰的徐庆利。

那时的他也还是个少年,十来岁的样子,冲着镜头笑容腼腆,长脸,细眼,左脸一块鲜明的胎记。

孟朝接过来瞟了一眼,定住,反手递给童浩。

童浩眨眨眼。

“长得好像,”他倒吸口气,把照片凑到眼前,“特别是下巴部分,还有这薄片嘴。”

“可是——”他点点少年的左脸,“徐庆利有胎记。”

孟朝重新接过照片,冷眼观瞧。

“你别忘了,倪向东有疤。”

他忽然明白了,倪向东疤痕之下想要隐藏的究竟是什么。

但是,他还需要更加严谨的证据。

他抬眼,老人正弓着身子,颤悠悠地立在旁边,焦黄的指头指着照片上的少年。

“我儿子,好人,”他卑怯地笑笑,“他是好人的。”

孟朝心底涌上一股悲哀,倪向东的救济,徐庆利的孝顺,眼前种种谎言,也许是老人如灰烬般人生中最后一丝火光,最后一丝希望,最后一丝善意与温存。

徐财增拥有的只剩下回忆,而现在,他们要连这份回忆一起剥夺。

所谓的真相,会将他的暮年拖入彻底黑暗。

然而,孟朝别无他法,他是警察。

他有必须完成的职责。

为了曹小军,为了刘呈安,为了李清福。

“老人家,您慢点。”

他强压下情绪,扶着徐财增重新坐回板凳。

“您再给我们详细说说,您儿子徐庆利的事儿吧。”

说着,他偷偷捡了几根白发,悄无声息地揣进裤兜。

孤坟

“是你发现的尸体?”

对面的男人不说话,斜眼去瞥徐家栋。

从徐财增家出来后,当晚,孟朝和童浩便拐去了徐家栋家。

自然是一番把酒言欢,在孟朝的软磨硬泡下,酣醉的徐家栋拍着胸脯子保证,那件事包在他身上。

他倒也是说话算话,第二天一大早,当年的目击者便被他从被窝里揪出来,一路半拖半拽,生拉到了孟朝面前。

此刻,这个外号换作“麻仔”的男人被摁坐在板凳上,垂着脑袋,不住地打着哈欠。

“第一个发现徐庆利尸体的人是你,对吗?”

孟朝又问了一次。

麻仔搓搓眼,偏着头,去向徐家栋递眼色。

“警官问你话哟,你瞄我做什么,”徐家栋坐在一旁,翘着二郎腿,满不在乎地挥挥手中烟,“配合人家工作嘛,有什么说什么,怕什么,又不是你杀的人。”

麻仔挪挪屁股,重新调过脸来,点点头。

“唔。”

“还记得当时情景吗?”

“好久了哟——”

“装什么,镇上喝完酒,你不是天天跟麦仔女孩吹你见过死人嘛,”徐家栋嗤笑,“怎么,还要跟警官讨酒喝哦?”

麻仔黑脸一红,挠挠头,也跟着笑。

“真是好久了,我就记得那天又燥又热,翻来覆去睡不着,哦耐哦烦躁,难受,心里也不踏实,就出去放水。当时天不亮,月娘月亮还悬在山边边,我就看见,对面有股子烟,仔细一望,啧,像是着火了。”

“我们这边都是茅屋,林子又多,最怕着火,”徐家栋插进话来,“所以这方面警惕得很,小心着呢。”

“对,我赶紧喊人,自己也往那边跑。”

记忆复苏,那团烈火在男人的眸底重新燃烧起来。

“可是去了发现,着火的是一间废弃的空房,我也奇怪哩,这里早没人住了,怎么会着火呢,然后——”

他打了个寒战,脸皱成一团。

“然后,我就看见了。”

“什么样子?”童浩从本子上抬起眼,“尸体什么样子,你还记得吗?”

“就是躺着嘛,直挺挺的,咦惹,吓死个人。”

“舒展的?”孟朝追问,“不是蜷缩?”

他做出个双手护在前胸的姿势。

“确定不是这种?”

“不是啊,”麻仔大大咧咧地摊开手脚,“就是这么躺着,黑漆漆,炭一样的。”

孟朝点点头,示意童浩记下来。

“我一扭身,看到衣服和手表,就放在门外土地上,可是我识的字也不多,就赶紧回去叫人来。”

“那些东西如今在哪儿?”

“手表在我这儿呢,”徐家栋嘿嘿一笑,向孟朝伸来手腕,视线却垂向地面,“怎么也是家弟留下的物件,想他的时候,我就看看表。”

孟朝无意辨别这话是真是假,紧赶着追问,“那遗书呢?也在你那儿?”

“我留那个做什么,”徐家栋后倾身子,像是躲避着什么,“早埋了。”

“埋了?”

“嗯,跟人一起埋到山里去了。”

“在这附近了,很快就到。”

带路的民警虽然有些发福,但爬起山路却比他们两个更加灵活。

“两位,你们怎么忽然想起要查徐庆利的案子了?”

说话的是民警老姜,负责周边村镇的治安,当年包家的事情他全程知晓,而且本就是邻村人,对这一代山路和丧葬习俗也熟,没人比他更适合做今天的向导。

早上跟麻仔谈完话后,他们提出要去开棺验尸,可徐家栋死活不肯,一会说影响风水,一会又说怕沾染邪气,孟朝好说歹说,他愣是不松口,最后没办法,两人只好向当地公安寻求帮助。

“小心脚下,”老姜用木棍拨弄着面前的灌木,“唉,这徐庆利的案子,当时闹得沸沸扬扬,这一转眼,也是十多年了。”

“局里有照片吗?”孟朝跟在后面,“存档什么的,我们能看看吗?”

“有是有,但是吧,怎么说呢——”老姜俯下身子,伸手将孟朝拉上石壁,“先接到信的是包家人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