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四十九章大命将泛(1 / 2)

覃隐是夜,戬麒军军中斥候马尾竖着军旄,昼夜不停,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捷报传入宫中。斥候高声唱着经过珫华大道,进宣殿门,两旁的宫灯随着他的移动一盏接一盏亮起。尹辗带兵一路北上,从建垵打到靳国都城旬阳,靳国覆灭。过了弹丸之地靳国,就是郤泠。没有靳国挡在前,便可直取郤泠心脏泞都。他们大抵都防御不及。“灭国?”谌晗端详军报,随即在众臣的道贺声中反应过来。若大璩将士再勇猛些,他能达到的就是统一九州,成就究极霸业的千古一帝。“军饷从何而来?”他拳头砸在龙椅扶手上,“田地改良国策不能失败!”诸臣唯唯诺诺,吞吐不能言,谌晗愠怒,“查!给朕查!为何长不出粮!”那边又有近臣劝慰,“陛下,元逸夫人既已认定是小人捣鬼,那只要揪出这个贼人,清除祸害,田地改良就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,不愁长不出粮食。”可,问题是如何揪,要多久?“军饷拖一天就错失一天的战机,延误高涨士气。敌人可不会等你后方粮草到位再开战。”张灵诲冷冰冰地道,“不能一鼓作气,乘胜追击,如何打胜仗?”有不少人附和他,他接着道,“依臣看,中止元逸夫人的改田计划,派出琯学宫最有能力的朱委闰、陈理几位大人去,诊断田地出了什么问题,能救还算及时。”又是一阵沸沸扬扬,点头附议声。谌晗不再与张灵诲对峙,而是扫视着所有大臣。“朕之前,不敢将尹辗放出去打仗。”议论声停了,大殿之上一片死寂。“有人告诉朕,三百年是一个国家王朝最长轮回的期限,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政权超过三百年。而研究历史,会发现,几乎无一例外,会陷入相同的周期,像是一个定律。若大璩断在朕的手中,国之将倾,诸位爱卿认为会是什么原因?”一时间,底下喧嚣四起,嗡嗡作响,不断在大殿回荡。“陛下,您是一国之君,若怀恨不甘重来一世,绝不止被世家陷害这一件事。”那时谌晗刚传唤太医,为他诊治双目不受控泪流不止的怪病。可他蒙住眼睛,好似眼更明,心更亮。看不见他的眼睛,谌晗不知为何,也愿意听他说下去。“陛下不敢明示的臣来替您说,”覃隐扯开裹缠眼睛的纱布,“您前世亡国了,对吗?”表面上,亡国是世家联手削弱皇权,妖妃致昏主荒y误国,再加上多疑,不善信任,不能用人等等原因加起来。却不想,有人给了他另外的思路。“亡国者,刨去浅显表面的因素,自古以来,历代王朝的衰落之因,常常囿于四大征象:土地兼併导致贫富悬殊,气候变迁致农业减产,蛮族犯境导致统治崩溃,特权阶级腐化致行政低效。此四者,乃国家兴衰之要脉所在。”自小便不被看好,人人可轻视的小皇帝,如今让每位朝臣都认真听他说话。“土地兼併之势,常使富者愈富,贫者愈贫。自古圣贤都明了这个道理,一直以来,各国都在对此制定有效的政策。大璩曾欲效仿酆,但不适用国情。陆均,此事还需你多筹划。”陆均在朝臣前列,重重地颔首。“气候变迁所引发农业减产,亦是王朝衰落之隐患。农民生计困难,以致社会动荡不安。元逸夫人在此时出现,是为国解燃眉之急,谁阻挠田地改良,谁就是与朕作对。”“再者,蛮族入侵之患,常导致君主失去统治之基础,国家陷入混乱和分裂。大璩内部内斗不断,混乱不堪,朕也因猜疑不任良将,可你们呢?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呢?”“最后,诸事机构腐化,官员贪污受贿,行事不公,致国家治理混乱,政策执行不力,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。东埠县克扣灾民赈粮款,贪墨腐败的事情,朕一定会追查到底!”他身体略微前倾,威严而又慑然。“当务之急,朕欲平定乱世,有谁要跳出来说不?”蒋昭将大璩舆图展开悬挂于壁,仔细观察各省流域航道的走势。再将所有码头圈出,每处码头出发的船只数量标注上去,并对官府与商家的船进行区分。他在书房一站就是三个时辰,犹如面壁思过,比研究军舆图还要专注。中途有人来送过两次饭,管家惊诧地发现他用毛笔倒过来那头吃饭,试图提醒,“老板……”“嘘。”竖起食指,“我这根笔,是用当年太上老君炼化火眼金睛的丹炉里的禅杖上的毛做成的。在它的灵力下,一切伪装一切破绽无所遁形。”管家急忙退出房门,碰上几个形迹可疑的下人。管家叫住他们,呵斥又偷灯油。那几人说,“哎呀,月底发了油再给它添上就是了,有什么大不了的。”屋内蒋昭正用笔蘸水沿着舆图从玦城出发的水道往下画线。由鸮头坞发船,沿琏江西北行驶,过泚水桥,过兰明桥……接着就是分岔口,两江交汇处。玦峻航道与玦弥航道在此会合,然后再是小水道伸入各县。此处商船三艘,官船六艘,载重十二石货物,每船配船员三十余人。由祁头坞发船,沿琏江东南方向行驶,过……竟也有交会航道,且配置相同。可颐殊所在的虎岈县就只有三条官船,并无与其他船只交会。原以为只是几个县地界小,用不到那么多船。可现在想来,恐怕不是那么简单。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形。阴阳船队。可惜他明悟得晚了一些。到达水道交汇处的停泊码头之时,货船赃物已被撤得一干二净。张灵诲像是料到会有人赶来调查,早早等在码头,看着普通商船人员上下,像在督检。蒋昭到的前一刻,他在跟身旁人说话。“叫东埠那边不必再寄书信,有来玦城的信差一律斩杀,烧毁信件。老夫救不了他们。”蒋昭从自己的船上下来,堆起笑脸,拱手作揖,“哟,张大人,真巧。”张灵诲背着手,“蒋老板这是出来走货?可我记得你的船都被征用了呀。”“帮朝廷走了两三趟,时间紧任务重,这不货都积压下来了嘛。瞅着稍微松和点,这不赶紧出来走货?”蒋昭走到张灵诲跟前,又问,“张大人这是?”“年底巡检,例行公事。”都水监常运惟也在旁,冷汗涔涔,“大人日理万机……”蒋昭坐在马车里,回头望去,离张常二人越来越远。他面貌严肃,低声对他的车夫,也是他的属下道,“颐殊到虎岈县之前,官船绕行远路,也要把货物换掉,如今肯定已经把这些扔进水里销毁了。你去召集所有船只,停下业务。”下属惊慌不已,“老大,生意不做了吗……”“每条船载货最大限重,分批将真正的良种肥料虫药运往各县。”“抢时间,走夜路。”颐殊蒋昭的船倾翻三条,撞毁一条。因货物不能按时交付,导致与他有生意往来的大户纷纷切断交易。最直接的结果便是,田地改良计划走上了正确的道路。他坐在东邡最大的花楼吃酒赏舞,宁诸从另一边上来。前不久数月的路程将几位遇害同僚的尸首送回故里,宁诸没心情陪他玩乐,开门见山,“你躲到东邡来生意就不管了?”

蒋昭笑一声,“开顽笑,我是一个商人啊,士农工商,张灵诲随便找个借口就把我抓了。保住命都不错了,命绝之前更要及时行乐。”宁诸坐下来,给自己倒酒,“都快赔得血本无归了,还笑呢。好在你蒋家家底厚实,能给你托底,也能东山再起。”“别连累我家人就好了。”蒋昭苦笑,又嚷,“为朋友两肋插刀!不算什么!”两人坐了一阵,宁诸眼睛看向歌台,话却是说给他听:“接近半年,崔氏、陈氏滴水不露,找不到任何破绽,调查难以进行。当初举报的县令不得已躲躲藏藏,人也找不到。东埠县那边推出几个县丞来顶罪了事,做替罪羊。最难对付的还是镇国公翟懿,他在东邡可谓是遮罩伞,根本无从下手。”蒋昭端起酒杯,在轻轻震荡的液面看见一圈圈波纹,“这两日东邡的祭神节,他们祭的本地神,请神仪式你去看了,可有发现?”东邡的祭神一向由翟家人主导,在请神队伍的最前方,迎入祭神的山洞。翟懿身着祭服,于高台上点燃三柱香朝拜,带领族人诵念祭词后就算完成。宁诸靠在山洞的岩壁,翟懿刚好祭拜起身,投向他的眼神带着森然的冷意。“你有没有想过,那么大的山洞,山后面是什么?”蒋昭听完后说。“你是说……”宁诸思考,蒋昭接过,“去看看?”山洞清幽泉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