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七十九章 三皇子杨瑜(3 / 4)

思考的是怎么提升实力,怎么扩大势力,怎么获得三皇子更多的好感,以真正搭上文官集团这条大船。

“天心,你怎么看?”突然,三皇子转过头来,看向坐在季志才身后,一言不发的易阳。

我怎么看?我坐着看。易阳心中回道。

三皇子特意问他,显然是想要参考一下他的观点,同时为两人的建交打开话匣,易阳自然不会无视三皇子抛出的橄榄枝。

随着三皇子开口询问,场中大臣们的目光也移向场中气定神闲的易阳。

三皇子竟然直接询问易阳的意见,看起来三皇子对这个易阳很是看重啊。

很多大臣如是想着,心思也活络起来。

易阳起身向场中大佬们行了一礼,恭声道:

“在下以为,可隔岸观火,但不能袖手旁观。”

“哦?”三皇子杨瑜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来,“天心此话怎讲?”

“隔岸观火,虽然稳妥,但不如帮助此局中式微的西凉武将集团,联弱攻强。”易阳不紧不慢的解释着。

三皇子脸上露出笑容,沉吟着点头,“天心所说在理。”

他三皇子当下的头号大敌,一定是和自己争夺朝堂上文官话语权的大皇子,宰相府、御史台集团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反而是西凉武将集团,一时之间不是那么关键的敌人,因为只要完全掌握了朝堂,西凉武将集团本来就得不到父皇的完全信任。

这种背景下,若是隔岸观火,袖手旁观,不仅给了大皇子很多的政绩,更容易令大皇子在击败西凉武将集团后的势力急剧的膨胀起来,大到他杨瑜无法抗衡的地步。

甚至于,若是出现双反争斗之后互有损伤的情况,看到袖手旁观,坐收渔翁之利的三皇子一方,必然会思考联合先除拱火者的计谋。

届时三皇子文官集团可能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。

因此,向在此局中式微的西凉武将集团伸出援手,帮助他们躲过密谋造反的大案,便可以顺势和对方联合起来,先除大皇子!

至于隔岸观火的说辞,便是在对方再被除掉一些武将,在最低谷的时候再伸出援手,届时不仅能够让西凉武将集团足够的感激,也能令他们更好的掌控。

易阳虽然没有解释的清楚,但六皇子一点就通,想通了其中的关窍,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来。

不仅是三皇子,李宫和吏部尚书对视一眼,神色中皆有惊艳的韵味,季志才这位便宜徒弟,不简单啊!

看到说完此言坐下的易阳,向建安丫头投去得意的目光,以及建安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,三皇子脸上笑意更浓。

“庆安伯大人见识深远,吾等自愧弗如啊!”此时,对面的席位中,一位体态敦厚的老者笑呵呵的开口。

季志才介绍过,易阳也知晓这人的官职性命:吏部侍郎,蔡自怡。

朝中三品大员,是吏部的二把手,对于易阳来说,也是权柄滔天的存在。

易阳向对方谦恭道:“蔡大人谬赞了。”

蔡自怡皮笑肉不笑道:

“本官听闻,庆安伯大人极富诗才,曾在一炷香内作出《定风波》的绝世佳作来,不知在此番三月盛会上,可否小试牛刀作上一首,令我等大开眼界,同时承迎盛饯,流传千载,岂不美哉?”

易阳暗暗皱眉,这蔡自怡说此番话,不像是想要大开眼界,反倒是希望他出糗。

毕竟以季志才老师的性格,必然会在与这些文官交流中,特意说易阳一炷香说易阳作词的韵事,传到这些人耳朵里,大概率是不会相信的。

“蔡自怡是吏部侍郎,也是折柳书院的大儒。”季志才传音给易阳说道。

易阳暗暗点头,这就说得通了。

对方是折柳书院的大儒,看不得季志才吹嘘自己的弟子,因而刁难易阳。

蔡自怡此言一出,场中大儒们纷纷点头,就连王巍和李宫都期许的看向易阳。

这段时间,他们可是听季志才夸自己的弟子,耳朵里老茧都听出来了。

此番有人开口,他们自然期待易阳在今年三月集会会上做一首传世佳作,成就一番美名。

季志才也心生期待:小子诶,老夫带你来能不能涨一番脸面,就看此番了!

给为师支棱起来,让这帮酸儒见识一下你的才华!

易阳正要开口说话,三皇子提前为易阳解围道:

“三月集会,向来只谈策论治国,不兴诗词,要作诗词,待得中秋牡丹亭集会再作不迟。”

众官纷纷点头,虽然三皇子的话有些扫兴,但他是老大,谁也不敢忤逆。

易阳也不愿强出头,正要坐回自己的位置上。

一旁的建安自然不会放过冷嘲热讽的机会,好听的声音响彻在易阳的脑海:“还好我三哥替你解围,不然以你的诗才,今日可要出糗喽。”

“怎么,你觉得我须臾之间做不出词来?”易阳自然也不会让好不容易打压下来的鸭嘴兽傲娇值回弹,反问道。

建安轻哼,她笃定之前易阳能在一炷香时间内作出定风波那样的诗词,必然是经过了提前的准备,不然不可能作出那等意境高妙的佳作。

但此番蔡侍郎的提议令他猝不及防,这是将鸭嘴兽压在身下的良机!

带着这样的笃定,建安传音揶揄道:

“做不出来就做不出来,不必逞强,反正三哥已经替你解了围,咱也无话可说。”

“敢不敢打赌?我做出来了,如何?”易阳“受激”,针锋相对道。

“不必勉强,易阳师弟,待会儿出了糗,可不是本公主逼你的。”建安继续“以退为进”。

“我做出来,你喊我师兄,我做不出来,我喊你师姐,如何?”易阳“意气用事”道。

“可以,易公子,请吧。”建安笑盈盈的看向易阳,秋水般澄澈的眸子打量着易阳。

这段传音只不过瞬息间的事情,易阳只是顿了一顿,没有选择坐下,而是改变主意向三皇子道:

“殿下,既是各位前辈大儒期许,小子不敢弗了雅兴,躬逢胜饯,愿作一首以效仿先贤。”

三皇子看向易阳,从后者的眼神中,他看到了胸有成竹。

他微微一笑,“如此也好。”

“取笔墨纸砚来!”吏部尚书王巍当即挥手笑着吩咐。

下人们鱼贯而入,带来案牍放在大堂中间,堂上高朋满座,看向正中间挥毫作词的易阳。

易阳简单的思虑一番,抬头扫视场中众官道:

“去年中秋,小子曾孤舟游洞庭湖,对明镜一般澄澈的湖面流连忘返,今日于此明镜一般的大堂之上,面对同样心境澄澈的大辰先贤们齐聚一堂,心有所感,斗胆写就这篇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。”

说罢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,写下一行行诗词。

随着易阳不停歇的挥笔,坐在上首的李宫忍不住跑了下来,到易阳身前好奇的看着,并缓慢的吟诵着:

“……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悠然心会,妙处难与君说。”

念到此处,场中的大儒们眼睛放光,从波光潋滟的洞庭风光中,感受到了诗词表达的清净澄澈,表里如一,纤尘不染的心境!

李宫也是连连点头,继续念道:

“……短发萧骚襟袖冷,稳泛沧浪空阔。”

“尽挹西江,细斟北斗,万象为宾客。”

“扣舷独啸,不知今夕何夕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